2024年11月28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运-20”专机的护送下,历经70余载风雨漂泊,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大地——辽宁沈阳。43位烈士的英灵,承载着不朽的荣光与无尽的思念,跨越时空的阻隔,重归故土。他们曾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如今以英雄之魂永载史册。

为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峥嵘岁月,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第四期“星火计划”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雷锋兵”预征班成员于创新楼101、105智慧教室集中观看了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仪式直播,共同接受这次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现场,学生端坐在座位上,目光紧紧锁定在大屏幕上。屏幕上,运-20运输机缓缓起飞,穿越云海,带着烈士们的英魂向祖国飞来。那一刻,现场的气氛凝重而庄严。大家的目光紧锁屏幕,心中激荡着对英雄的无限敬仰与怀念,仿佛看到了当年战场上,先烈们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身影,感受到了那份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祖国的坚定信念。

直播结束后,学生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增强思想政治修养、厚植爱国热情的宝贵机会,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将以先烈为榜样,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以下是部分学员的观后感:
学员 何沐远
今天的直播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庄严肃穆的画面,仿佛将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重新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的抗美援朝岁月。直播中,礼兵护送、战机护航、“过水门”等最高礼仪,彰显了祖国对志愿军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无尽思念。当看到覆盖着国旗的棺椁被缓缓抬下飞机,当听到那悠扬而悲壮的《思念曲》响起,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这些志愿军烈士们,他们中很多人在奔赴战场时还只是和我们一样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青年,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时,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将热血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敬仰。
学员 张宇翔
当护送烈士遗骸的专机缓缓降落在机场,跑道两旁的礼兵用最标准的军礼向那些远去又归来的先辈致敬,我的心中也涌动着潮水的热浪,眼眶也不禁湿润。那不仅仅是一个个棺椁,那是历史的回响,是英雄的归来。遥想当年,鸭绿江彼岸战火纷飞,志愿军战士们怀着满腔热血,毅然奔赴战场。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对抗着装备精良的敌人。松骨峰战场上,勇士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钝了就用拳头,用牙齿,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为了和平,为了正义,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用生命铸就了坚固的国防基石,让新中国得以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
如今,当我们享受着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漫步在繁华的街头,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怎能忘记是志愿军先烈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撑起了这片蓝天。志愿军烈士们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勇往直前。
学员 于水涵
在屏幕前,我注视着直播画面,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这是一场特殊的归来,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勇敢地走向战场,如今,他们的遗骸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直播中,我看到了庄严的仪式,看到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这些志愿军战士,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安全,用鲜血书写了民族的尊严。他们的牺牲,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他们的奉献,让我们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我要向那些为国捐躯的志愿军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学员 齐诗佳
当我坐在屏幕前,观看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直播时,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与感动。在直播中,我看到了无数人为烈士们送行,他们手持鲜花,眼中含泪,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烈士们的哀思与敬仰。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敬仰英雄的伟大情感,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我深刻体会到了英雄的伟大与国家的强盛,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与安宁。那些烈士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应该铭记历史,铭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英雄们,用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永载史册。城建学子将共同铭记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愿烈士们的英灵安息,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