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学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明礼·修身|不回应、不纠缠:解锁 “幸福者退让”生存法则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26

    在大学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挑战与困扰。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宿舍,有人总是对你的生活习惯指手画脚;在小组作业中,碰上消极怠工却爱抢功劳的同学;走在路上,无端被他人言语冒犯。此时,心理学上的“幸福者退让原则”,或许能为我们提供解决之道。

    什么是“幸福者退让原则”?

    幸福者退让原则,就是当遇到烂人烂事时,不回应、默默离开。心理学中的“鳄鱼效应”告诉我们:当鳄鱼咬住你的脚,若用手挣扎,它只会咬得更紧。与烂人纠缠也是如此——你投入的情绪、时间,甚至人身安全,远超过事件本身的价值。

    高段位退让的智慧

    1.冷处理:让情绪“先过筛子”

    遇到冲突时,先深呼吸10秒。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影响我的人生目标吗?对方值得我消耗情绪吗?最坏的结果我能否承受?

    2.不解释、不证明、不纠缠

    就像白樱所说:“幸福者无需通过争辩来肯定自己。”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别人的认可。面对挑衅,一句“你说得对”往往能终结无意义的争吵。

    3.设置底线:退让≠无原则妥协

    退让的核心是“保护核心利益”。若对方得寸进尺,则需用法律、沟通等正当手段予以反击。

    如何运用幸福者退让原则?

    1.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遇到挑衅或可能引发冲突的情况时,首先进行几次深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同时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我是幸福的,我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不能因一时之气而冒险。”这种自我暗示可以增强对退让原则的认同感,帮助自己更好地控制情绪,做出符合原则的行为。

    2.转移注意力

    如果当下的情境让你感到情绪激动,可以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比如观察周围的环境,回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这样有助于你从激动的情绪中脱离出来,以更理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

    3.在言语和行动上适度退让

    在沟通中,使用温和、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言辞。即使对方的言语不太友好,也不要以牙还牙,可以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干脆选择沉默。

    希望每一位小橙子都能领悟 “幸福者退让原则”的真谛,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

    心理咨询预约方式

    1.易班公众号预约:学工服务→心理咨询

    图片2.微信预约

    图片3.“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服务平台预约

    图片